本文目录一览:
- 1、娄山关的历史
- 2、娄山关战役忆秦娥·娄山关
- 3、娄山关战役的简介
- 4、遵义战役的战役简介
娄山关的历史
1、清顺治四年(1647年)李定国、孙可望率农民起义的“大西军”,经綦江进攻娄山关,大败守关清兵,横扫大西南。清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九坝杨龙喜率农民起义军,攻下桐梓,占据娄山关,直捣遵义。
2、秦娥娄山关的历史背景 在汉武帝时期,匈奴频繁侵略边疆,娄山关成为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重要战略关口。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汉朝派出了将领霍去病率领五千士兵在娄山关抵御匈奴的进攻。
3、娄山关,位于湖南娄底市境内,是南方重要的关隘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是古代中原与南方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娄山关曾多次成为战争的重要地点,如三国时期的蜀汉和吴国之间的战争、明朝的靖难之役等。
娄山关战役忆秦娥·娄山关
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所写,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时,将写作时间标明为“一九三五年二月”。
出自《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释义: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2赏析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在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所写,最早发表于诗。
出处:《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所作。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娄山关战役的简介
娄山关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也是中原抗金的关键一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南宋末年,当时金国入侵南宋的形势十分严峻,南宋政府决定在娄山关这个战略要地抵抗金军的进攻。
娄山关战斗是指1935年2月,红军三军团十三团在娄山关关北红花园与黔军第六团发生的一场战斗。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
娄山关战役是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自中央红军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之后所取得的第一场胜利。
娄山关激战与遵义战役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被动地位,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全歼红军的梦想。遵义战役后,红军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兵临贵阳,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冲出绝境,实现了北上会师的伟大战略计划。
遵义战役的战役简介
1、扎西会议决定在川黔滇边区建立新的根据地,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中央红军二渡赤水,于1935年2月24日至3月1日,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夺遵义城,取得了遵义战役的胜利。
2、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歼灭国民政府军最多的一仗,是在敌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由彭德怀指挥的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重要战役。遵义战役的胜利是遵义会议改变错误军事领导所取得的成果。
3、同时统一指挥权的情况下,彭德怀和林彪靠对战机的把握,和行动的迅速,取得了遵义之战的胜利,是长征一年多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4、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在四渡赤水战役中,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省遵义地区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战役。中央红军为避开川、滇两军的合击,由扎西(今威信)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向兵力空虚的黔北地区前进。
5、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进军遵义,发起娄山关战役,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 2月25日,中央军委命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红3军团“乘虚占领娄山关”。
6、年初红军一共3次占领遵义,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四渡赤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